贵州仅三成青少年睡眠超8小时
从整体来看,我国青少年睡眠状况不佳,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要稍好于西部地区。北京市、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地青少年的睡眠状况位居前三位。
其中,北京市青少年睡眠时长超过8小时的人群占比为53.6%;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海市、湖南省、四川省青少年睡眠时长超过8小时的人群占比处于40%至50%之间;福建省、广东省、吉林省、重庆市、山东省、云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天津市、河南省睡眠时长超过8小时的人群占比处于35%至40%之间。
江苏省、贵州省、安徽省睡眠时长超8小时的人群占比处于30%至35%之间;辽宁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陕西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睡眠时长超8小时的人群占比处于25%至30%之间。
在青少年儿童起床、入睡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睡得最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青少年儿童,有64%的青少年在22点以后才会入睡;而起的最早的江苏省的青少年,有3.7%的青少年起床时间早于凌晨5点,有54.6%的青少年起床时间在5至6点之间。
睡眠差 孩子容易抑郁和肥胖
睡眠质量差,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绩,而抑郁和肥胖,最容易盯上睡眠差的孩子。
调查显示,36.5%的睡眠质量差的孩子会出现肥胖症,而在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这一比例仅为3.7%。此外,还有40.5%的睡眠质量差的青少年儿童会出现神经衰弱或抑郁,而在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这一比例仅为1.4%。
从学习成绩看,在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分别有45.4%、34.1%的孩子在班级排名中分别位于前5%和6%-20%。而在睡眠状况差的孩子中,则有41.9%的排名在班级的75%以后。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早在10年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小学生每天睡眠要保证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时,高中生每天睡眠8小时。在去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等九部委下发“减负三十条”中又再一次明确了这一要求。
对此,《报告》中建议,社会要加强对于睡眠的科普教育,提高对青少年睡眠的重要性的认识,也可以研发符合青少年儿童成长发育的助眠寝具,利用人工智能手段改善青少年儿童法人睡眠状况。
记者: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