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镇曾经是我市的劳务输出大镇,针对近年来不少在外务工的三合人选择回乡创业的情况,三合镇于2018年9月适时启动了返乡创业孵化园建设。贵州飞重天包袋厂是第一批入园企业之一,负责人李飞就是土生土长的三合人。李飞在外打拼多年,2008年在福建泉州开办了惠安飞重天包袋有限责任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和业务量的增加,企业需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看到家乡这几年发展势头很好,设施建设这些也都搞得不错,再考虑到用工等方面的优势,李飞就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贵州飞重天包袋厂负责人 李飞 这几年在外边做了十多年 考虑回到家乡做 三合镇做包袋的人比较多 工人这块没有问题 我们帮助本地就业这块 (做些贡献) 完全是可以的
得知三合镇要建设返乡创业孵化园,李飞感觉时机成熟了,平台也有了,于是注册成立了贵州飞重天包袋有限责任公司并入园办起了贵州飞重天包袋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主动服务下,企业生产迅速上了轨道,目前已经建成投用了5条流水线,每月可以生产包具4万余只。
贵州飞重天包袋厂负责人 李飞 包括政府提供的免租(金)三年的厂房 包括一些就业的培训 员工的培训这块 政府也大力地支持我们
因为此前一直从事相关行业,李飞和他的团队在产品开发与市场销售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加之政策扶持,企业生产的各种包具以出口为主,远销国外、订单稳定,预计实现5000万元年产值。与此同时,还提供了200余个就业岗位,不少当地群众都选择来这里做工,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三合镇群众 赵汝莲 刚开始不太适应 就是2000多的工资 做着做着熟练了就是3000多 离家里近 照顾孩子 照顾老人比较方便
下一步,飞重天包袋厂计划把生产线增加到12条,届时每个月的包具出货量预计可以达到10万只左右,在促进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三合镇许多群众成为产业工人的同时,五马镇的不少群众也开始吃上了“生态饭”。位于鱼孔村的桂花苑生态园,最初是从几户当地群众合作搞水产养殖起步的。
仁怀市桂花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冯沛涛 因为我们五马这个生态很好 水质也很好 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水产养殖
“好水出好鱼,好鱼引客来”,一开始只是冯沛涛和相熟的十几户人家合伙养鱼,后来看他们水产养殖搞得红红火火,附近不少群众都动了心,也想加入进来。在2015年3月,冯沛涛牵头成立了桂花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当起了“致富带头人”,同年8月,桂花苑的党组织也建了起来,这下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五马镇桂花苑党支部书记 杜光仁 党支部成立起来 让我们党员带着群众一起 把这个项目干起来
如今,鱼塘从最初的1个发展成为了8个,占地面积达到30多亩,产业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水产养殖,以合作社为主体,冯沛涛他们还建起了乡村旅店,搞起了农家乐,每年都能有近百万的收入,周边的100多户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务工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从中受益,就在前不久,他们刚刚进行了一次分红,家家户户都分到了钱,冯恩书就是其中一户。
五马镇群众 冯恩书 (我家)有五亩地入股 一亩地是(每年)一千块钱的收入 总共有(每年)五千块钱 我还可以在这儿打工 割草喂鱼 做点事 又增加一笔收入
能够带着群众一起致富,冯沛涛感觉收获满满。谈起桂花苑生态园如今喜人的发展,冯沛涛感受最深的是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仁怀市桂花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冯沛涛 我们这个项目在建设当中也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比如说资金 基础设施 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支持 我们这个项目很可能就搞不起来
三合镇返乡创业孵化园和五马镇桂花苑生态园,只是我市乡镇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我市大力培育镇域主导产业,着力抓好产业园、创业园建设,力争实现每个乡镇都有1到2个主导产业,都有2到3家重点企业,不断增强城镇吸附力、集聚力,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