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仁怀:释放土地活力 持续振兴乡村产业
2017-11-17 20:14:54 仁怀市广播电视台 张李军 王丽敏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仁怀各地迅速把精神落到实处,结合市场需求突出新产业,打破传统农业格局,确保实现一方山水养活一方百姓。
  •  

     1.1

        中枢街道火炉坎村距离城区5公里,全村420户群众中贫困户高达116户。贫困人口占比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今年开始,该村立足气候、生态资源优势,用特色农业盘活土地资源,激发广大群众干事、创业激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实现产业最大发展。

    1.1

      中枢街道火炉坎村村委会主任  陈我忠:我们火炉坎村特定条件(的限制) 唯一能够利用的是土地资源 因为土地才是我们火炉坎村老百姓的命根子 要想改变我们穷的面貌 只有以产业带动扶贫 改变老的耕种模式

    1.1

      火炉坎村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流转土地180亩栽种杨梅,目前杨梅长势良好。为更好促进产业长短结合发展,火炉坎村还结合实际,采取杨梅树下套种蔬菜的方式,拓宽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暴风截图2017111720195000

        中枢街道火炉坎村村委会主任  陈我忠:我们在流转土地的180亩的农户当中 有20多户是精准扶贫户 他们每天都在这里就业

      走进杨梅种植基地,十几名群众正在田地里忙着翻土、垄埂、种菜……罗昌巧是火炉坎村中心组的村民,记者见到她时候,她正和村民们一起忙着整理土地。她家有5亩多地流转给了合作社,一年可以得到2000多元的租金。她自己本人如今也在基地里面打工,每天都可以得到固定的收入,对于现在的生活,她充满希望。

    1.1

      中枢街道火炉坎村中心组村民  罗昌巧:以前1亩地一年只赚几百元 种玉米赚不到多少钱 做10天活就相当于以前收1000斤玉米了 火炉坎村以前确实很穷 现在政策很好 把我们这些农民120元1天组织起来 一个月做20天  就可以解决生活

      和罗昌巧的想法一样,很多群众对现在的土地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充满信心和希望,大家都希望依托好的政策,努力过上幸福生活。

     暴风截图2017111720389315

      中枢街道火炉坎村中心组村民  付宗军:原来上街挣零用钱 去的时候夜半三更的 回来的时候还是夜半三更的 现在感谢这些领导为我们老百姓考虑 现在我们老百姓又可以照顾家里 零用钱基本上也不用愁了 大家奔上小康生活

    1.1

      苍龙街道石抗坝村和火炉坎村一样,交通条件落后、资源匮乏,脱贫致富只能从土地上做文章。自今年九月份以来,该村采取公司+农户+村委会合作的模式,集中流转土地建设蔬菜种植基地,带动附近群众就业,让农民分享产业红利。

    暴风截图2017111720195000

      石抗坝村村委会副主任 袁发雄:我们流转土地160亩 涉及90余户农户 用工都是用土地周边的农户 每天100元左右的工资

      今年71岁的熊宗先,是石抗坝村方家湾组的村民,她把家里的3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基地,自己也在基地里当起了工人。别看老人家已过古稀之年,在蔬菜种植基地干起农活来丝毫不比年轻人差,谈起现在的生活,老人脸上洋溢出喜悦的笑容。

    暴风截图2017111720195000

      石抗坝村方家湾组村民  熊宗先:我是九月份开始做的 做了20多天了 领了2600元钱 以前我的土地只能种玉米和菜 管不了多少钱

      通过盘活土地资源,激发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将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相结合,实现以点带面,整村推进、整村参与、整村致富。

    1.1

      石抗坝村村委会副主任  袁发雄:我们的蔬菜每一亩年产值平均在8000至10000元钱 我们的销售主要是茅台酒厂 剩余的卖到周边农贸市场 等到基地运行成熟过后 涉及农户能增加经济收入3000至4000元钱

    1.1

      以“土”为媒,释放土地活力,持续振兴乡村产业发展,是仁怀各个乡村的必然选择。目前,全市各贫困村正按照十九大精神指引,依托土地资源,在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中,加快实施品种结构调整,努力打造出百姓富、生态美的幸福新乡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仁怀手机台”
给你更多精彩!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