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畅销书、教辅书,不卖翻译不好的书;不卖文创文具,不设咖啡饮料区、免费阅读区,没有漂亮的童书,也没有设置儿童区域……近日,贵阳一家“个性清高”的书店,频频亮相朋友圈和微博,而经营理念也“冷酷到底”——“爱看书的自然会看书,而不爱的不必引导。”
3月23日,位于贵阳乌当区新添寨的“二十四书香”开业,作家学者余未人、何士光、诗人唐亚平、画家曹琼德、诗人赵伟峰等贵州文人学者齐聚一堂,为贵阳少有的独立书店“站台”。
这家被贵州文人学者“偏爱”的书店,“吸粉”的一大理由就是“独立且纯碎”。
什么是独立书店?就是“玩的酷,靠得住”。
因为书多,又不全是装帧精美的新书,这里,更像是风格张扬的私人图书馆。
既是理书人也是选书人,掌柜“秋蚂蚱”,之前营业的是老书店。不少爱书的贵阳人知道,在那里可以淘到平常看不到的生僻书。而在如今的“二十四书香”,“秋蚂蚱”依旧坚持着自己的“规矩”——
从一楼文学、科学、教育、心理学,到二楼古籍、黔版、书画、艺术等,再到三楼历史、哲学、人类学、政治、宏观经济、社会学等,这里更像是主理人分享阅读兴趣的空间。
最特别的是,这里还保留了一块对黔文化研究的区域,不仅是贵州的出版社出版的,那些关于贵州的珍稀典籍,在这儿都能找到。而那些七八十年代,“多次流通”的二手书,更是这里的“个性标签”,“不管喜爱旧书的人多不多,我只管呈现。”
“人还是要亲近一下文字的,读书,就是最好的方式。”在贵州作家何士光看来,人应该做一件永远也做不完的事情,就是读书,“一家纯粹的书店,就是你和书亲近的最好渠道。”
因为书店“不美”,所以在这家书店,你更能沉下心来看书选书。
“开书店和情怀没有关系,它是我们的本能需求。”对掌柜“秋蚂蚱”而言,和贵州本土企业“贵州龙”合作,将更有底气去打造“最纯粹”书店,他也将固守传统书店的经营理念。他希望,一本本经过他打理的书,能大家读到的都是好书,也希望将好书分享给更多的人。
在这个传统书店面临“销售数据不如愿”,搬迁转型的时代,出现越来越多复合式“网红”书店,它们“大”也好,“美”也罢,都在换种“姿势”坚守阵地。独立书店在其中,显得“纯粹又清高”,正为那些想认真读书的人,留了一片乐土。
从过去的老书店到如今的“二十四书香”,贵阳总是还有纯粹书店的。正如台湾作家舒国治曾写:好书店,不畏流浪。
记者:应腾